27 Feb 2012

打球不能望回報


林書豪不僅是一個故事,而且是一個戲劇,荷里活有可能以他為題材拍電影。
所有的戲劇元素都有了:少數族裔, NBA六十八年來第一個哈佛畢業生,被忽視的天份,長期坐冷板而不放棄、仍然每天練投籃六小時,陰差陽錯地替補出場,鬼使神差的技藝,謙虛又自信,還有一張害羞又熱情的臉。
他寫下了 NBA自 1974年以來,在前五場比賽中,共得 136分的最高得分紀錄;二十天前,他在紐約人隊以候補入替,一夕成名,並在其後比賽正選出場,取得連勝,使紐約人隊從暮氣沉沉的倒數第六的排名,兩週內升至前十名。
同時在 NBA打球的身高 7呎的中國球員易建聯說:「林書豪的努力得到回報,而我的努力卻得不到回報。」他說這句話正是他沒法在 NBA突圍而出的原因。林書豪不是為了回報而打球的。若講回報,他在哈佛經濟系畢業後,何以不去華爾街賺大錢?他為什麼在成績差的球隊兜兜轉而仍然鍥而不捨地堅持?
林書豪為什麼打球?他出賽時前臂上戴著橘色手環,上寫著:「 In Jesus Name I Play」(我奉耶穌之名打球)。這句話來自《聖經》以弗所書:「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,常常感謝父神。」他在個人網頁上又引《聖經》歌羅西書:「無論做甚麼,都要從心裡做,像是給主做的,不是給人做的。」他打球是聽從心中的召喚,不放棄從小就有的夢想。不為回報就沒有包袱,才發揮得好。
易建聯在參加 2007年 NBA選秀時,在廣東省社保中心網站上的出生日期是 1984年 10月 27日,幾天後即在選秀前,被改為 1987年 10月 27日。能諒解他要在 NBA打出名堂以求回報的心態,但同時明白他不是林書豪那類人。 (李怡)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